到了好萊塢,我得先學會「不拼」--越洋專訪2度入圍艾美獎台灣視覺設計師左家琪

二度入圍美國電視工業最重要的艾美獎創意藝術獎(Primetime Creative Arts Emmy Awards),出身台灣的視覺設計師左家琪勇敢踏進美國好萊塢,在「學歷不重要,作品就是一切」的競爭市場中,要站上動畫設計舞台的山頭上,她卻學著:「不要那麼拼」。

身著黑色晚禮服,今年美國時間9月10日,36歲的視覺設計師左家琪(Nadia Tzuo)和好萊塢電視產業的藝術團隊,一起踏上艾美獎紅毯;這是她繼2015年首度入圍艾美獎後,再次以電視影集《宿敵》(Feud)的片頭動畫,入圍「最佳片頭設計獎」(Best Main Title Design)。

雖然未得獎,左家琪3年內2度和團隊入圍艾美獎,展現設計實力。 左家琪的名字不僅出現在「小螢幕」(電視),也多次出現在「大銀幕」(電影)的片尾名單。她曾參與《鋼鐵人3》(Iron Man 3)、《X戰警:天啟》(X-Men: Apocalypse)與《星際爭霸戰:浩瀚無垠》(Star Trek Beyond)等好萊塢商業片的片頭動畫與電影特效製作。

左家琪接受越洋專訪時分享,除了影片片頭動畫,片中的新聞台跑馬燈、汽車儀表板、軍事雷達等特效畫面,都是她的工作內容,尤其是美國街頭常見的假報紙,「我一天到晚都在做假報紙啊,」談起在最常經手的「例行事物」,她不禁哈哈大笑。 「替電影片商做夾報機」是左家琪在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就讀時從沒想像過的機會,她畢業後在台灣工作,2007年抱持「出國試試看」的念頭,毅然決然到美國加州攻讀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在美國一待就是10年。

設計學院練基礎,出社會學溝通 「設計學院很嚴格,我幾乎什麼課都修,學場景設計課時要了解建築設計,傳統課程還得練徒手畫透視圖,很辛苦但也很紮實,」左家琪說。 在校園的紮實訓練,協助她畢業後進入知名影片製作公司Prologue Films,「我們是血汗勞工啊,」左家琪毫不避諱用這個名詞描述看似光鮮亮麗的產業。

她說,動畫產業工時長、工作量大,手上同時有3份專業是常態,「電影導演有時候很『任性』,常常改變主意,要調整片頭或特效,我們就得在短時間內修改,」 她笑稱。 與長工時、龐大工作量及突如其來的變化共存,左家琪在美國10年,與各種規模的片商打交道,她體悟到:「這個行業完全不重視學歷,作品就是一切。」許多動畫設計師甚至無大學學歷,依舊能在此行業生存。

若將設計基礎技巧視為「硬實力」,能真正端出好作品,則是她踏進好萊塢的「門票」。要走得長遠,左家琪正色表示:「溝通力」是不可或缺的「軟實力」。「做設計是幫客人解決問題,而且觀眾得看得懂,觀眾才是主要顧客,」左家琪表示,面對不同客戶的需求,設計師不僅需懂得和客戶溝通,還要從不同面向解決問題,更得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禁忌。

左家琪製作《X戰警:天啟》的片頭動畫時,為了呈現電影角色「以高速穿越人類歷史中,代表重大衝突和轉折的里程碑」,她和團隊需研究歷史資料,更得因應不同文化的敏感意象做最適處理,例如蘇維埃的錘子與鐮刀、納粹十字、紐約雙子星大樓等,製作國際版與美國版片頭,「就像華人寫名字時,不能用紅筆,」左家琪說。 除了與人競爭,AI與機器人等新科技如浪潮般席捲各行業,影視產業當然也名列其中,左家琪倒是老神在在地說:「我們一直被軟體追著跑,例如2D動畫為主的設計多被3D取代,不學會新軟體就無法跟上需求,」了解、接納和擁抱科技,對她而言是家常便飯。

「往後的設計將會與人性或文化接軌,而非僅是裝飾性質。在追趕新科技之餘,觀察人群也是設計師的重要工作之一,」左家琪認為,了解不同文化、學會溝通、了解世界脈動,運用「軟實力」就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佔得一席之地。 到美國學習不拼,今年才開始實踐 從台灣到美國,2度入圍艾美獎,左家琪的設計能力和溝通技巧已足以讓她在好萊塢繼續生存,但她回想在競爭激烈的影劇市場,她得學會最重要的一課反而是:「不要那麼拼」。

「台灣人面對工作就是工作狂,沒什麼受不了的,年輕畢業生有野心就會很拼,有工作就會拋開一切,但這裡不行,」左家琪笑稱,自己一直認為出社會就要很拼,但美國人卻會為了「生活」堅持.力求工作與生活平衡。 「美國的同事即使只有2天假,也會開長途夜車去度假,但我卻一直在拼工作,有野心不一定是好事,」左家琪認為,動畫設計產業雖然辛苦,但得找到可以賺錢又有生活的方法,才能「學會生活」。 問她已經學會「不拼」嗎?

左家琪微笑地說,之前真的太拼了,今年離開設計公司,當自由接案的自由工作者,才有喘息機會,「我現在才開始學著生活,不要那麼拼。」 儘管不斷自我提醒「不要太拼」,但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左家琪知道,這正是因為眼前充滿挑戰與機會,除了跑得快之外,更要跑得遠。努力之際,要懂得與自己相處,才能蓄積更多創造好作品的能量。

參考資料: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5284

http://www.sighthy.com.tw/?p=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