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大師庫卡波羅:用傢具貫穿平面與建築

團體制服訂做
短袖Polo衫
團體服外套
工作團體服
團體制服訂製
在不久前舉辦的上海芬蘭設計與建築+工作室落成儀式上,約裡奧·庫卡波羅(Yrjo Kukkapuro)用一份“濃縮”的講稿向來賓展示其為之傾註一生的人體工程學研究和對於設計的思考。演講前,他環顧四周,示意工作人員關掉室內阻礙視線的所有射燈,又在等待的過程中用芬蘭語跟芬蘭建築界泰鬥Pekka Salminen討論起密斯·凡·德羅的名句“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對於設計的嚴謹,讓他在耄耋之年仍然執著地追尋心中的那份熱忱和夢想。庫卡波羅是誰?他如何設計出 “全世界最舒適的椅子”?為何幾乎所有芬蘭建築師都爭相與其合作?早在1958年,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傢具設計大師的庫卡波羅在聽取瞭瑞典阿克佈羅姆教授的一場關於“如何設計一把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椅子”的學術講座後,突然間懂得瞭傢具設計的奧秘:“現在我發現瞭上帝,我將成為一名造物者。”他雖未成為平面設計師,卻與平面藝術一生為伴;他創作時不想受到太多外界幹擾,卻牢牢抓住每個時代的前沿發現;他“閉門造車”,卻用一把“全世界最舒服的座椅”征服瞭全世界最犀利的評論傢們。取得如此成就,他卻依舊謙和內斂:“假如沒有建築,我的工作就沒有半點意義。”A500座椅系列的誕生,源於庫卡波羅應邀為瑞典某傢醫院設計一批兼具功能性與裝飾性的座椅。由醫院環境中衍生的色彩被更活潑地呈現,力圖創造改善患者情緒的氛圍。圖示為專為舒適性研發的A509搖椅。從1970年代開始,針對辦公環境的特殊需求,庫卡波羅在辦公組合傢具的人體工學方面進行瞭一系列研究。“建築是藝術之母”這句希臘古諺語深得庫卡波羅的贊同。“事實上,我的一生都在與建築師合作,無論是辦公空間,還是酒店、藝術館和私人住宅。”庫卡波羅說,“假如沒有建築,我的工作就沒有半點意義。”在芬蘭的建築與設計圈子裡,幾乎所有人都相互認識,而與其最為親密的戰友非Pekka Salminen(對他的專訪可參見《IDEAT》本年度10月刊)莫屬,時隔近半個世紀,就連庫卡波羅也無法回憶出他們在何時何地相遇相知,隻記得有一次,Pekka在為拉赫蒂城市劇院設計室內時,打電話向庫卡波羅尋求一把咖啡廳椅。當庫卡波羅用“雲朵”椅的方案來回應對方時,Pekka激動地在電話另一頭手舞足蹈:“就是它瞭!就是它瞭!”此後的幾十年裡,庫卡波羅的傢具設計幾乎出現在Pekka所有的建築巨作之中,兩者相輔相成,成為靈魂深處的知音。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庫卡波羅為許多國傢的上百個禮堂設計瞭傢具。圖為他受摯友、芬蘭建築師Pekka Salminen之邀,為德國新勃蘭登堡瑪麗教堂音樂廳所設計的標準化座椅系統。庫卡波羅不僅用傢具設計來解讀建築空間,也能利用室內空間的屬性來襯托傢具設計的魅力。就在拉赫蒂城市劇院完成後的不久,他便被邀請在歌劇院的門廳裡舉辦一場名為“夢幻空間”的傢具展覽,因為對建築和室內十分熟悉,庫卡波羅很快就發現在建築物寬闊的門廳裡進行傳統的設計展示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覺得那裡應該是一個佈景、一座舞臺,一些更接近於幻想而不是現實的東西。因此,他設計瞭一個虛幻的空間,利用色彩和照明效果來展示傢具。“夢幻空間”取得瞭極大的成功,在歐洲幾乎盡人皆知,同樣的手法在位於上海和廣州的兩處庫卡波羅藝術館中得以窺見,可見光影和色彩在其設計中的重要意義。“在一個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空間裡,照明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考慮到噪音的幹擾,最後才是用到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傢具。”庫卡波羅在演講中說,臺下的Pekka不時地點頭贊許。位於深圳的庫卡波羅傢具設計研究院除瞭傢具設計,庫卡波羅本身對建築設計也抱有極大的興趣。他的出生地維堡在“二戰”以前曾是芬蘭第二大城市,“雖然 ‘ 二戰’讓它滿目瘡痍,但你還能看到許多舊式建築的遺跡,它們仍然散發出迷人的氣息。”庫卡波羅年輕的時候花費瞭大量時間研究和測量芬蘭的民居,最終在1960年代開始的“空間時代”中激發出庫卡波羅工作室這一夢幻般的建築樣板。庫卡波羅曾經這樣描述他的房子:“這是一座值得期待的建築,它俯臥在那裡,就像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與周圍的自然景觀和諧共生。它隨著季節以及居住者的心境和諧地發生變化。我們想感受這房子裡的變動,在1960年代,甚至書櫥也都裝有輪子。”雖然庫卡波羅主要致力於傢具設計,但是他對建築、空間與傢具之間的關系也極為熟稔。圖為他在上世紀60年代為自己所設計的工作室,外形如同一個漂浮在空中的白色風箏。如今,當大多數人都開始接受“在生活中工作”的理念時,庫卡波羅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將工作融入在生活之中。尤其是在工作室裡,他和他的平面設計藝術傢妻子伊爾梅麗一起,不僅實現瞭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她的作品還建立瞭庫卡波羅與藝術之間最好的聯系。Moderno系列,以紅橡木作椅腿,配以舒適的佈飾面。M5椅,這是一款系列化生產的標準椅,易於疊摞。Ventus 座椅系統,專為等候室設計,輕型梁式結構使得傢具與地面的接觸點達到最少,便於打掃。將平面設計印上傢具盡管庫卡波羅與摯友Pekka Salminen的相識場景因年代久遠而模糊不清,但他對與愛妻伊爾梅麗初次見面的印象卻清晰如新。1958年,庫卡波羅與伊爾梅麗同在赫爾辛基工藝設計學院學習,他毫不詼諧地說:“我們見瞭一次面後就決定結婚瞭。”從此,伊爾梅麗自由的藝術創作為庫卡波羅提供瞭源源不絕的靈感。在年少時就極具繪畫天賦的庫卡波羅在學習傢具設計前,曾夢想成為一名平面設計師,假如他曾為放棄學習平面設計而遺憾的話,那麼這段婚姻給他帶來瞭極大的補償。“她的色彩運用充滿瞭感情,創作手法完全自由。”他這樣評價自己的妻子,伊爾梅麗卻在一邊流露出謙虛的微笑。她的平面作品不僅激發出他無窮的創作靈感,更讓庫卡波羅激動的是,妻子獨到而犀利的藝術眼光永遠鞭策著自己的進步。“她經常質疑和評判我的設計,哪裡不對勁,或者這樣做可以更好,”庫卡波羅說,“每次在她的批判之後,我的傢具作品就會變得更好。”因為他設計的人體工程學椅子需要不同身高和體型的人去測試,伊爾梅麗還擔當著模特一角,每次打樣完成後,庫卡波羅都會讓她在椅子上反復測試,因為妻子嬌小的身軀與自己差別很大,所以最終完成的作品通常能滿足大部分人群的支撐需求。由模塊化沙發系統Ateljee塑造出的經典雋永的傢居環境。伊爾梅麗的平面創作潤物無聲地影響著庫卡波羅的傢具設計,而他和老朋友、芬蘭偉大的視覺藝術傢Tapani Aartomaa的合作可謂大張旗鼓,殊不知這場長達十餘年的合作源於一次偶然的談話。“在一次位於赫爾辛基的展覽中,我被邀請設計一把結構十分簡單的座椅,當時Tapani就站在我身邊,他說為何不在椅子上做一些平面創作呢?這樣可以在簡單之外達到引人註目的效果。”於是,庫卡波羅的圖騰椅就成瞭Tapani平面設計應用到立體物件中的最佳載體。兩人不斷為圖騰椅尋找新的主題,這些椅子不僅被用在許多建築項目之中,也在全球各地的展覽中收獲到不少設計發燒友。圖騰椅系列,庫卡波羅與芬蘭著名平面設計師、藝術傢Tapani Aartomaa攜手,打造瞭一系列以森林為主題的圖案。芬蘭學者Kaj Kalin甚至於這樣評價圖騰椅的意義:“它們比功能主義、人體工學和生態學有著更多的內涵。這些有特殊標記的物體看上去更為親近。”庫卡波羅繼續說道:“故事的結尾有一點英雄主義的悲情色彩。”原來,在Tapani病重期間,有一名瑞士的收藏傢打電話請求他在圖騰椅上進行一系列以瑞士為主題的創作。當時看護大師的護士拒絕瞭客人的要求,可是庫卡波羅卻答應瞭下來,他深知一個藝術傢內心的創作意願。Tapani在生命的最後一天,創作完七件以瑞士為主題的座椅平面設計後欣慰地離開瞭人世。庫卡波羅懷著緬懷的心情指向瞭一幅椅背和椅座上印有樹影的圖騰椅圖片,“這件作品成瞭他的絕唱。”關門設計出“全世界最舒適的座椅”故友的離去總是讓人唏噓,圖騰椅的生命卻可以永續,在Tapani之後,不斷有新的藝術傢在它之上進行創作,而現年84歲的庫卡波羅仍然沒有停止對於設計的思考。不過,如果一定要給他的設計生涯貼上一個標簽,它必定是被稱為“全世界最舒適的座椅”—— Karuselli椅。故事是這樣的。1974年,《紐約》雜志社組織瞭一次全球椅子設計競賽,名為“最舒適的椅子”。競賽找來瞭電視臺客戶主管、書評編輯、保安、外科主任醫生、郵遞員和廣告公司市場負責人做評委,讓他們在紐約市場中評選出最舒適的安樂椅。在數以千計的椅子中,包括Eames椅(伊姆斯夫婦設計)、豆袋、Grand Confort(柯佈西耶設計)、Wing椅(漢斯 · 瓦格納設計)在內的18把椅子最終脫穎而出進入到決賽之中。在經過反復測試和評判後,Karuselli 418贏得瞭冠軍,成瞭大多數人眼中“最舒適的座椅”。Karuselli椅被譽為“全世界最舒適的座椅”,誕生於1950年代末期,以當時唯一可彎曲的材質玻璃鋼打造,符合人體構造庫卡波羅的設計初衷。盛名的背後,庫卡波羅也常常被問及自己的設計靈感,是否有借鑒其他成功設計的經驗,他卻一笑而過:“我隻會關起門來做自己的設計,因為不希望被市場上嘈雜的聲音所幹擾。”說著,他起身走到瞭門口,瞇起瞭眼睛向我們示意,“喏,通常我去展會的時候就是這樣看展臺的,隻是匆匆一瞥而已。”談及Karuselli椅的設計外形,庫卡波羅談到瞭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天晚上,醉酒的庫卡波羅興奮地朝傢中走去,途中他掉進瞭一個雪堆裡,當他從雪堆中掙紮出來時,自己的身體在雪中產生的感覺給瞭他設計椅子的靈感。”在這位“首個將人體工學引入現代傢具設計”的大師眼中,沒有什麼設計比人體的曲線和弧度更優美瞭。庫卡波羅坐在自己設計的Karuselli椅上,這把經典座椅最初的測試數據也來自他本人。在庫卡波羅持續不斷的創作力背後,他學生時代的導師Ilmari Tapiovaara 為他打開瞭思考的大門。“你知道嗎?塔皮奧瓦拉教授我們的不是如何去制作椅子,而是一種包豪斯式的思考方式。”他用一隻巨蛋為例,每一個步驟都需要8位同學一起通力合作。他們先用膠合板制成一個穩定的框架,然後用帆佈制作封閉的表面,最後用石膏塗成白色。當2米大的巨蛋屹立在學院的展示入口處時,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庫卡波羅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瞭結構、設備與傢具制作。芬蘭赫爾辛基 Tapiola 金融集團VIP接待大廳中采用的大部分傢具均來自庫卡波羅的創作。雖然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庫卡波羅盡量減少市場的幹擾,但他的設計生涯仍然離不開時代前進的步伐,比如1960年代的設計主要圍繞著玻璃鋼進行,1970年代則因為石油危機和膠合板工藝的興起而轉向人體工學設計,1980年代又隨著後現代主義的流行,而嘗試設計一些具有裝飾味道的座椅,1990年代以來,庫卡波羅就開始專註於“生態學”設計。讓人欣喜的是,自上世紀末以來,庫卡波羅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將簡約、現代、時尚、前衛的設計精髓帶到瞭東方的悠久文化之中。此行已是他的第32次中國之旅,除瞭參加紀念芬蘭100周年的活動慶典之外,庫卡波羅還懷揣著對於東方神韻的探究,正在嘗試著將被喻為“芬蘭樺木”的中國竹子運用到傢具設計上。期待能在他的下一次造訪中瞥見一絲端倪。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2607.html

設計大師庫卡波羅:用傢具貫穿平面與建築

f 罩杯內衣在不久前舉辦的上海芬蘭設計與建築+工作室落成儀式上,約裡奧·庫卡波羅(Yrjo Kukkapuro)用一份“濃縮”的講稿向來賓展示其為之傾註一生的人體工程學研究和對於設計的思考。演講前,他環顧四周,示意工作人員關掉室內阻礙視線的所有射燈,又在等待的過程中用芬蘭語跟芬蘭建築界泰鬥Pekka Salminen討論起密斯·凡·德羅的名句“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對於設計的嚴謹,讓他在耄耋之年仍然執著地追尋心中的那份熱忱和夢想。庫卡波羅是誰?他如何設計出 “全世界最舒適的椅子”?為何幾乎所有芬蘭建築師都爭相與其合作?早在1958年,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傢具設計大師的庫卡波羅在聽取瞭瑞典阿克佈羅姆教授的一場關於“如何設計一把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椅子”的學術講座後,突然間懂得瞭傢具設計的奧秘:“現在我發現瞭上帝,我將成為一名造物者。”他雖未成為平面設計師,卻與平面藝術一生為伴;他創作時不想受到太多外界幹擾,卻牢牢抓住每個時代的前沿發現;他“閉門造車”,卻用一把“全世界最舒服的座椅”征服瞭全世界最犀利的評論傢們。取得如此成就,他卻依舊謙和內斂:“假如沒有建築,我的工作就沒有半點意義。”A500座椅系列的誕生,源於庫卡波羅應邀為瑞典某傢醫院設計一批兼具功能性與裝飾性的座椅。由醫院環境中衍生的色彩被更活潑地呈現,力圖創造改善患者情緒的氛圍。圖示為專為舒適性研發的A509搖椅。從1970年代開始,針對辦公環境的特殊需求,庫卡波羅在辦公組合傢具的人體工學方面進行瞭一系列研究。“建築是藝術之母”這句希臘古諺語深得庫卡波羅的贊同。“事實上,我的一生都在與建築師合作,無論是辦公空間,還是酒店、藝術館和私人住宅。”庫卡波羅說,“假如沒有建築,我的工作就沒有半點意義。”在芬蘭的建築與設計圈子裡,幾乎所有人都相互認識,而與其最為親密的戰友非Pekka Salminen(對他的專訪可參見《IDEAT》本年度10月刊)莫屬,時隔近半個世紀,就連庫卡波羅也無法回憶出他們在何時何地相遇相知,隻記得有一次,Pekka在為拉赫蒂城市劇院設計室內時,打電話向庫卡波羅尋求一把咖啡廳椅。當庫卡波羅用“雲朵”椅的方案來回應對方時,Pekka激動地在電話另一頭手舞足蹈:“就是它瞭!就是它瞭!”此後的幾十年裡,庫卡波羅的傢具設計幾乎出現在Pekka所有的建築巨作之中,兩者相輔相成,成為靈魂深處的知音。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庫卡波羅為許多國傢的上百個禮堂設計瞭傢具。圖為他受摯友、芬蘭建築師Pekka Salminen之邀,為德國新勃蘭登堡瑪麗教堂音樂廳所設計的標準化座椅系統。庫卡波羅不僅用傢具設計來解讀建築空間,也能利用室內空間的屬性來襯托傢具設計的魅力。就在拉赫蒂城市劇院完成後的不久,他便被邀請在歌劇院的門廳g cup內衣裡舉辦一場名為“夢幻空間”的傢具展覽,因為對建築和室內十分熟悉,庫卡波羅很快就發現在建築物寬闊的門廳裡進行傳統的設計展示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覺得那裡應該是一個佈景、一座舞臺,一些更接近於幻想而不是現實的東西。因此,他設計瞭一個虛幻的空間,利用色彩和照明效果來展示傢具。“夢幻空間”取得瞭極大的成功,在歐洲幾乎盡人皆知,同樣的手法在位於上海和廣州的兩處庫卡波羅藝術館中得以窺見,可見光影和色彩在其設計中的重要意義。“在一個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空間裡,照明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考慮到噪音的幹擾,最後才是用到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傢具。”庫卡波羅在演講中說,臺下的Pekka不時地點頭贊許。位於深圳的庫卡波羅傢具設計研究院除瞭傢具設計,庫卡波羅本身對建築設計也抱有極大的興趣。他的出生地維堡在“二戰”以前曾是芬蘭第二大城市,“雖然 ‘ 二戰’讓它滿目瘡痍,但你還能看到許多舊式建築的遺跡,它們仍然散發出迷人的氣息。”庫卡波羅年輕的時候花費瞭大量時間研究和測量芬蘭的民居,最終在1960年代開始的“空間時代”中激發出庫卡波羅工作室這一夢幻般的建築樣板。庫卡波羅曾經這樣描述他的房子:“這是一座值得期待的建築,它俯臥在那裡,就像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與周圍的自然景觀和諧共生。它隨著季節以及居住者的心境和諧地發生變化。我們想感受這房子裡的變動,在1960年代,甚至書櫥也都裝有輪子。”雖然庫卡波羅主要致力於傢具設計,但是他對建築、空間與傢具之間的關系也極為熟稔。圖為他在上世紀60年代為自己所設計的工作室,外形如同一個漂浮在空中的白色風箏。如今,當大多數人都開始接受“在生活中工作”的理念時,庫卡波羅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將工作融入在生活之中。尤其是在工作室裡,他和他的平面設計藝術傢妻子伊爾梅麗一起,不僅實現瞭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她的作品還建立瞭庫卡波羅與藝術之間最好的聯系。Moderno系列,以紅橡木作椅腿,配以舒適的佈飾面。M5椅,這是一款系列化生產的標準椅,易於疊摞。Ventus 座椅系統,專為等候室設計,輕型梁式結構使得傢具與地面的接觸點達到最少,便於打掃。將平面設計印上傢具盡管庫卡波羅與摯友Pekka Salminen的相識場景因年代久遠而模糊不清,但他對與愛妻伊爾梅麗初次見面的印象卻清晰如新。1958年,庫卡波羅與伊爾梅麗同在赫爾辛基工藝設計學院學習,他毫不詼諧地說:“我們見瞭一次面後就決定結婚瞭。”從此,伊爾梅麗自由的藝術創作為庫卡波羅提供瞭源源不絕的靈感。在年少時就極具繪畫天賦的庫卡波羅在學習傢具設計前,曾夢想成為一名平面設計師,假如他曾為放棄學習平面設計而遺憾的話,那麼這段婚姻給他帶來瞭極大的補償。“她的色彩運用充滿瞭感情,創作手法完全自由。”他這樣評價自己的妻子,伊爾梅麗卻在一邊h 罩杯內衣流露出謙虛的微笑。她的平面作品不僅激發出他無窮的創作靈感,更讓庫卡波羅激動的是,妻子獨到而犀利的藝術眼光永遠鞭策著自己的進步。“她經常質疑和評判我的設計,哪裡不對勁,或者這樣做可以更好,”庫卡波羅說,“每次在她的批判之後,我的傢具作品就會變得更好。”因為他設計的人體工程學椅子需要不同身高和體型的人去測試,伊爾梅麗還擔當著模特一角,每次打樣完成後,庫卡波羅都會讓她在椅子上反復測試,因為妻子嬌小的身軀與自己差別很大,所以最終完成的作品通常能滿足大部分人群的支撐需求。由模塊化沙發系統Ateljee塑造出的經典雋永的傢居環境。伊爾梅麗的平面創作潤物無聲地影響著庫卡波羅的傢具設計,而他和老朋友、芬蘭偉大的視覺藝術傢Tapani Aartomaa的合作可謂大張旗鼓,殊不知這場長達十餘年的合作源於一次偶然的談話。“在一次位於赫爾辛基的展覽中,我被邀請設計一把結構十分簡單的座椅,當時Tapani就站在我身邊,他說為何不在椅子上做一些平面創作呢?這樣可以在簡單之外達到引人註目的效果。”於是,庫卡波羅的圖騰椅就成瞭Tapani平面設計應用到立體物件中的最佳載體。兩人不斷為圖騰椅尋找新的主題,這些椅子不僅被用在許多建築項目之中,也在全球各地的展覽中收獲到不少設計發燒友。圖騰椅系列,庫卡波羅與芬蘭著名平面設計師、藝術傢Tapani Aartomaa攜手,打造瞭一系列以森林為主題的圖案。芬蘭學者Kaj Kalin甚至於這樣評價圖騰椅的意義:“它們比功能主義、人體工學和生態學有著更多的內涵。這些有特殊標記的物體看上去更為親近。”庫卡波羅繼續說道:“故事的結尾有一點英雄主義的悲情色彩。”原來,在Tapani病重期間,有一名瑞士的收藏傢打電話請求他在圖騰椅上進行一系列以瑞士為主題的創作。當時看護大師的護士拒絕瞭客人的要求,可是庫卡波羅卻答應瞭下來,他深知一個藝術傢內心的創作意願。Tapani在生命的最後一天,創作完七件以瑞士為主題的座椅平面設計後欣慰地離開瞭人世。庫卡波羅懷著緬懷的心情指向瞭一幅椅背和椅座上印有樹影的圖騰椅圖片,“這件作品成瞭他的絕唱。”關門設計出“全世界最舒適的座椅”故友的離去總是讓人唏噓,圖騰椅的生命卻可以永續,在Tapani之後,不斷有新的藝術傢在它之上進行創作,而現年84歲的庫卡波羅仍然沒有停止對於設計的思考。不過,如果一定要給他的設計生涯貼上一個標簽,它必定是被稱為“全世界最舒適的座椅”—— Karuselli椅。故事是這樣的。1974年,《紐約》雜志社組織瞭一次全球椅子設計競賽,名為“最舒適的椅子”。競賽找來瞭電視臺客戶主管、書評編輯、保安、外科主任醫生、郵遞員和廣告公司市場負責人做評委,讓他們在紐約市場中評選出最舒適的安樂椅。在數以千計的椅子中i cup內衣,包括Eames椅(伊姆斯夫婦設計)、豆袋、Grand Confort(柯佈西耶設計)、Wing椅(漢斯 · 瓦格納設計)在內的18把椅子最終脫穎而出進入到決賽之中。在經過反復測試和評判後,Karuselli 418贏得瞭冠軍,成瞭大多數人眼中“最舒適的座椅”。Karuselli椅被譽為“全世界最舒適的座椅”,誕生於1950年代末期,以當時唯一可彎曲的材質玻璃鋼打造,符合人體構造庫卡波羅的設計初衷。盛名的背後,庫卡波羅也常常被問及自己的設計靈感,是否有借鑒其他成功設計的經驗,他卻一笑而過:“我隻會關起門來做自己的設計,因為不希望被市場上嘈雜的聲音所幹擾。”說著,他起身走到瞭門口,瞇起瞭眼睛向我們示意,“喏,通常我去展會的時候就是這樣看展臺的,隻是匆匆一瞥而已。”談及Karuselli椅的設計外形,庫卡波羅談到瞭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天晚上,醉酒的庫卡波羅興奮地朝傢中走去,途中他掉進瞭一個雪堆裡,當他從雪堆中掙紮出來時,自己的身體在雪中產生的感覺給瞭他設計椅子的靈感。”在這位“首個將人體工學引入現代傢具設計”的大師眼中,沒有什麼設計比人體的曲線和弧度更優美瞭。庫卡波羅坐在自己設計的Karuselli椅上,這把經典座椅最初的測試數據也來自他本人。在庫卡波羅持續不斷的創作力背後,他學生時代的導師Ilmari Tapiovaara 為他打開瞭思考的大門。“你知道嗎?塔皮奧瓦拉教授我們的不是如何去制作椅子,而是一種包豪斯式的思考方式。”他用一隻巨蛋為例,每一個步驟都需要8位同學一起通力合作。他們先用膠合板制成一個穩定的框架,然後用帆佈制作封閉的表面,最後用石膏塗成白色。當2米大的巨蛋屹立在學院的展示入口處時,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庫卡波羅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瞭結構、設備與傢具制作。芬蘭赫爾辛基 Tapiola 金融集團VIP接待大廳中采用的大部分傢具均來自庫卡波羅的創作。雖然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庫卡波羅盡量減少市場的幹擾,但他的設計生涯仍然離不開時代前進的步伐,比如1960年代的設計主要圍繞著玻璃鋼進行,1970年代則因為石油危機和膠合板工藝的興起而轉向人體工學設計,1980年代又隨著後現代主義的流行,而嘗試設計一些具有裝飾味道的座椅,1990年代以來,庫卡波羅就開始專註於“生態學”設計。讓人欣喜的是,自上世紀末以來,庫卡波羅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將簡約、現代、時尚、前衛的設計精髓帶到瞭東方的悠久文化之中。此行已是他的第32次中國之旅,除瞭參加紀念芬蘭100周年的活動慶典之外,庫卡波羅還懷揣著對於東方神韻的探究,正在嘗試著將被喻為“芬蘭樺木”的中國竹子運用到傢具設計上。期待能在他的下一次造訪中瞥見一絲端倪。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