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光有術”的Foscarini 讓燈光表達設計理念

團體服設計威尼斯咸水瀉湖上的眾島像一本巨型立體書,展開後集中呈現著跨越千年的文明史,但是與“現代”似乎關系不大;事實上,在“水上明珠”的盛名之外,這座城市還是意大利的工業重鎮。朝著瀉湖的反方向駛進陸地,我們來到Foscarini位於威尼斯工業區開敞通透的總部,探訪它的造光之術。在Foscarini位於威尼斯Marcon工業區的總部,有一個“光洞”,其中展示著品牌引以為傲的設計。這件裝置此前在2016年的斯德哥爾摩傢具和照明展首次亮相,是品牌藝術總監Ferruccio Laviani的作品,取題“一瞥”(At a Glance);拿下“最佳展位”獎後,品牌決定將其在總部重現。“這些確實是Foscarini早年的產品,所以我也不方便說它們……難看,不過它們隻屬於過去的時代。”為我們介紹品牌歷史時,Foscarini的市場助理Matteo Urbinati如是說。如果沒有歷史圖鑒佐證,恐怕很難相信,如今以摩登輪廓與活潑色彩著稱的Foscarini在1981年創立時竟然是以古典款式的吹制玻璃吊燈起傢的。品牌早期隻做定制業務,有時一件大尺寸產品可包含上千個玻璃組件,而Foscarini當時的客戶群體則是——喜好浮誇的阿拉伯富豪。2003年,慶祝品牌的首款設計燈具誕生20周年之際,Foscarini搬進瞭全新總部,空間總面積達6000平方米,逾80名員工在此工作。如今,從這裡誕生的設計被銷往全球88個國傢和地區。此外,Foscarini於米蘭佈雷拉與紐約SoHo擁有兩個旗艦展廳。積累瞭一些運營經驗後,品牌創始人Carlo Urbinati與Alessandro Vecchiato(後者如今已離開品牌)開始瞭古典風格以外的探索。1983年,兩位創始人共同創作瞭首款設計燈具;此後,品牌逐漸展開與外界設計新秀的合作,設計產品集團體服設計隨之慢慢壯大。在這個階段, Foscarini還沒有完全放棄古典吊燈市場,但同時著重觀察著市場對於設計燈具的反應,兩年後,設計燈具的份額在銷售總額裡已經占據瞭逾20%的比重。到瞭1980年代末,Foscarini的產品目錄上隻剩下設計燈具,古典大吊燈已經徹底不見蹤跡。燈光是一種柔軟的表達繼1992年推出首款由 Ferruccio Laviani設計的Orbital工業玻璃材質落地燈之後,在1993年,Foscarini又跨出瞭革命性的一步——第一款非玻璃材質的燈具誕生瞭——它是由Jozeph Forakis設計的Havana聚乙烯落地燈。由玻璃向其他多種材質的延伸,未嘗不是一種詩意的探索,“一盞燈裡,總是蘊藏著關於光明與溫暖的隱喻,滿足著人類最為本能的追求。玻璃的觸感堅硬、冰冷、沉重,以至於它並不總是傳遞光明與溫暖的最好媒介。” Matteo說道。拋開詩意考慮實際問題,單單采用玻璃這一種材質,無疑會給設計帶來重重限制。在“設計”與“材料”的邏輯關系中,Foscarini堅信,設計決定材質,而不應為其所限。工人正在制造Aplomb吊燈的水泥燈罩。根據不同的濕度與溫度條件,每隻燈罩需要晾制2到5周定型。即便根植威尼斯的Foscarini坐擁近水樓臺的先天條件,在創立之時,品牌已經決定不設立內部工廠及鍋爐。這是一個綜合考慮瞭實際問題後的結果:早年的業務性質決定瞭大宗訂單會不定期出現,其直接導致的是匠人工作量的不固定——不開設工廠、也不雇傭玻璃大師,而將一件大吊燈的制作任務拆分委托給多個工坊,無疑在控制運營成本的同時還保證瞭效率。如此靈活的生產策略對品牌日後發展設計燈具也大有裨益:當Foscarini不為某個具體工廠/工坊的設施與技術所限時,它在創意及選材上就獲得瞭極大的自由度。算上傳統吹制玻璃,Foscarinid cup內衣如今運用的材料多達21種,結合專門科技手段,不斷賦予燈具意料之外的效果。在成品誕生之前,探索過程對品牌本身而言甚至充滿瞭驚喜,正如品牌創始人及現任總裁Carlo Urbinati所說:“當合作生產商告訴我們‘這東西沒法兒做出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自己走在瞭正軌上。”與Foscarini合作的一間吹制玻璃工廠正在生產Tartan吊燈。吹制玻璃工廠可能是世界上最具雄性荷爾蒙的場所之一,這裡吵鬧、燥熱,匠人皆為男性(由於環境的艱苦和對體力的苛求,女性怕是無法勝任)。從熔爐中蘸取玻璃液後,匠人將其放入模具中吹出器型,數次蘸取後使得玻璃燈罩形成多個色彩層次,此後還要進行二次煅燒定型。在夏天,由於下午溫度過高,匠人清晨開始工作,下午兩點下班。除瞭高度自由的生產策略,意大利獨特的手工業生態則構成瞭Foscarini取得成功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歷史上的意大利,政治上保持獨立的各個邦國接受來自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等不同政治和文化力量的影響,各地區發展出瞭有所專長又獨具特色的工藝技術:比方說,現今意大利東北部一帶,與奧地利接壤的弗留利(Friuli)大區向來以座椅制造著稱,威尼托(Veneto)則有著深厚的木作傳統;到瞭威尼斯,手工吹制玻璃作為穆拉諾島上的傳統強項更是無需贅述。今天,意大利制造在全球擁躉無數,不管是時裝、傢具還是器件,標簽上的“Made in Italy”字樣等同於品質保證。然而,相較於西歐的一系列老牌發達國傢,意大利工業化起步相當晚。“20世紀前,我們(意大利)在各方面都相當落後。農業比例高,各地區間關系松散。”回溯起意大利的工業發展史,Matteo介紹道。精通玻璃纖維制造工藝的工坊,使用其中材質的首款燈具是誕生於2000年的Mite落地燈,由Marc Sadler設計。在Foscarini的產品中,玻璃纖維與e cup內衣碳纖維或凱芙拉混合使用,將兩種材質的輕盈與牢固相結合。此後,Marc Sadler還為Foscarini設計瞭多款玻璃纖維材質燈具,其中包括廣受歡迎的Twiggy落地燈。1861年,意大利剛剛實現統一,而這個時候的英國已經完成瞭第一次工業革命,參與瞭工業革命的西歐多國全面升級瞭生產機器;而到瞭意大利,現代化機械僅在北部的一小撮地區(皮埃蒙特)稍有出現。相對滯後的工業化進程倒是讓意大利各區域的手工業特色得到瞭很好的保存。1950年代,戰後逐漸復蘇的意大利才開始正式追趕。那時,由於工業化基礎相對薄弱,眾品牌起先無法從規模上取勝,不過倒是集體抓準瞭這片區域的工藝優勢,打下瞭如今全球消費者都喜聞樂見的意式“工業+匠藝”之路。在“工業+匠藝”這條路上,Foscarini走得挺順,因為各個款式的設計燈具在意大利各處都能覓得不同材料及技藝領域裡的頂尖工廠/工坊來生產制作。玻璃廠的配料處。玻璃的主要原料來自於砂石,按比例配置後高溫燒制並將其融為熔體,威尼斯的每間玻璃作坊都掌握著自己的獨傢配方。創立至今,Foscarini已經穩步走過瞭36年,現正發行的產品目錄裡包括瞭由34位設計師創作的213款燈具。品牌總部的一本大部頭圖鑒裡記錄著Foscarini多年來的轉變、成熟以及過程中的諸多嘗試,始終如一的是對燈光與設計的熱枕。借助一盞盞燈裡關於溫暖與光明的隱喻,Foscarini走進瞭世界各地的傢,又與整體空間一起轉譯出主人的某種個性。“棲居之所的佈置、陳列是一種自我表達。比方說,你從一盞燈的輪廓與光亮裡找到共鳴,才會將它帶回傢。這種自我表達未必要像申明政治立場那般嚴肅響亮,在借助空間裝飾傳遞性格特質的過程中,方法可以是輕柔溫潤的。” 正如Foscarini編織出的柔光一樣。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f cup內衣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2608.html